中國張掖網臨澤訊 今年,臨澤縣緊緊圍繞優(yōu)質口糧田建設,以品種更新、技術集成、綠色生產、一體作業(yè)為核心,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推廣特色模式,示范新技術,強化攻關研究,精心打造小麥“良種芯片”工程,全力建設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天氣轉暖,氣溫回升,正是春耕好時節(jié),在新華鎮(zhèn)長莊村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機聲隆隆,由縣農技中心新引進的十九行微壟滴灌播種機來回穿梭在田間,開展春小麥機械化播種作業(yè)。
“為了確保完成小麥種植面積,前期,我們深入農戶,宣講小麥種植的相關政策,截止目前,我們長莊村共落實小麥面積216畝,即將全部種植完畢?!迸R澤縣新華鎮(zhèn)長莊村黨支部書記宋洋說。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小麥播種機械在播種小麥時,鋪設滴灌帶、播種、施肥、覆土、平整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不僅節(jié)水,還省時省力。
“今年以來,結合全縣糧食工程建設,我們從農技農藝融合,實驗示范帶動入手,在全縣打造糧食綜合示范點六個,集成推廣小麥水肥一體化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綠色防控技術等技術12項,引進適合小麥整茬種植,小麥玉米寬幅帶田套種復種的3種新機具16臺次,有序保證全縣糧食面積全面落實?!迸R澤縣農技中心干部尹麗娟說。
近年來,臨澤縣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要求,注重謀劃,規(guī)?;l(fā)展,綜合考慮土地性質、交通條件和農戶意愿,因地制宜選點,科學合理規(guī)劃,合理流轉土地,在全縣確定適宜小麥良種繁育點4個共1200畝,實行六化”技術模式和“六統(tǒng)一”管理模式,促進良種良法配套、實現基地規(guī)模化、集約化、高效化。注重創(chuàng)新,多途徑種植,以示范區(qū)建設為引領,重點抓好萬畝片、千畝方、百畝田基地建設,發(fā)揮示范區(qū)輻射帶動作用,采取農戶自愿種植、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流轉種植和合作社+農戶帶動種植三種方式,推進小麥良種基地片帶建設,實現實用、高效、創(chuàng)新。注重引導,選育新品種,依托小麥良種繁育項目,加強同甘農大、市農科院溝通交流、院地合作,引進隴春30號、隴春41號、寧春4號、張春22號等適宜優(yōu)質小麥品種7個,分區(qū)域試驗種植,為豐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程莉 肖佳悅 尹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