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新区,亚洲精品视频自拍,黄色网址视频免费,天天插天天插,九九国产精品视频,夜夜夜夜草,国产一区成人在线

中國張掖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2019專題改版 >> 2019年專題簽發(fā)欄 >> 文明辦 >> 道德潤養(yǎng)發(fā)展沃土 文明匯聚奮進力量——民樂縣2023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來源:民樂縣委宣傳部    0 人參與互動 2024年01月03日 10:09

0

  高揚奮進新征程的思想旗幟,凝聚建功新時代的精神力量,2023年民樂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按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七個著力”工作要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匯聚起服務縣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好人風尚,催開道德之花

  民樂,是一片欣欣向上的熱土,也是凡人善舉的搖籃。一個個“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事跡講述著身邊人的平凡善舉,一批又一批的好人好事溫暖著這座城,這里有關愛特殊兒童健康成長,“感動甘肅·隴人驕子”獲得者張小燕,還有創(chuàng)辦特殊兒童學校,為近200名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榮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獲得“甘肅好人”“十大新時代慈孝典范”等榮譽稱號的趙燕……身邊好人好事不勝枚舉、各類道德典型層出不窮,在全社會營造出學好人、尊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道德風尚。

  “感動甘肅.隴人驕子”張小燕

  “中國好人”趙燕

  成風化人,鑄造文明建設品牌。民樂縣持續(xù)放大“民樂好人”品牌效應,好人好事頻出、善行善舉不斷,有孝老愛親模范代表魏霞、愛崗敬業(yè)模范代表寫國斌、身殘志堅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楊珍、見義勇為救出五個落水孩子的楊發(fā)其等一批道德模范,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在民樂大地蔚然成風……

  2023年12月6日民樂縣召開“大道致遠·德潤民樂”——民樂縣第四屆十大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發(fā)布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授牌命名大會。

  文明潮涌浸潤民樂,一年來民樂縣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一大批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等各方面的道德楷模,鮮活展示了“崇文尊德、厚重大氣”的民樂精神,先后涌現(xiàn)出“感動甘肅·隴人驕子”1人,省級文明家庭1戶,市級道德模范8人,縣級道德模范44人,各類文明家庭552戶。充分發(fā)揮張小燕、趙燕等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引領示范作用,深入機關、鎮(zhèn)村、學校開展個人先進事跡報告會60多場次,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引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奉獻愛心、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積極落實尊崇好人好事的關愛禮遇政策,縣領導先后走訪慰問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等先進典型,召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交流座談會,各類道德模范弘揚道德之美,引領時代新風,讓德潤民樂、文明之城成為幸福民樂的暖心名片。

文明實踐,加碼群眾幸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靚麗的文化本色和幸福底色。民樂縣積極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縣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延伸文明實踐觸角,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通過整合黨群服務中心、基層文化站、農(nóng)家書屋、愛心超市、綜治中心、鄉(xiāng)村大舞臺等陣地資源,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主陣地。至目前,全縣建成1個實踐中心、12個實踐所、186個文明實踐站、2個文明實踐主題廣場和1個文明實踐主題公園,形成了民樂現(xiàn)代絲路田園綜合體、民樂文化展覽館、張小燕“甘肅好人”工作室、民樂古城、三堡文化大院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富有民樂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全面鋪開、整體推進。按照“一站一品牌,站站有特色”的目標,孵化培育了“螞蟻搬家”“關愛一老一少”“零工驛站”“相約星期五”等一批貼近百姓、獨具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

  民樂縣文明實踐項目在全省文明禮儀實踐行項目創(chuàng)意大賽(張掖賽區(qū))復賽中斬獲佳績。

  廣泛吸納干部群眾、社會力量,組建理論宣講、愛心救助、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各類志愿服務隊629個,全縣在甘肅實踐云平臺新增注冊志愿者人數(shù)37682人,開展“五單制”志愿服務活動1200多場次。在“身邊好人”的帶動和影響下,全縣志愿服務組織、好人群體不斷涌現(xiàn),“彩虹城市·文明相約”“暖冬行動”“職工先鋒藍”“巾幗家美”等品牌志愿服務活動富有特色,理論宣講、文明勸導、衛(wèi)生整治、困難群體關愛、普法服務、安全隱患排查、電信詐騙防范、文化惠民演出等志愿服務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志愿服務情滿城,點滴愛心匯成海,志愿服務活動的蓬勃開展,成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又一響亮品牌。

  創(chuàng)建引領,提升幸福指數(shù)

  “創(chuàng)建為民、創(chuàng)建靠民、創(chuàng)建惠民”是民樂縣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縣城和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小縣大城”格局構建為目標,對標對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測評體系,縱深推進小區(qū)“樓院”、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三大專項行動”整治工作,干部群眾齊動員、共努力、大投入,實施了一批補短板惠民生的工程,解決了小區(qū)路面破損、地基塌陷等群眾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

  民樂縣全景圖

  文明逐夢,砥礪奮進。通過不懈努力,民樂縣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園林城市、全國衛(wèi)生城市,榮獲甘肅省文明縣城。全縣共擁有全國文明村鎮(zhèn)2個,全國文明單位1個,省級文明單位11個,省級文明社區(qū)2個,省級文明鎮(zhèn)7個,省級文明村10個,市級文明單位43個,市級文明鎮(zhèn)2個,市級文明村18個,市級文明社區(qū)6個。

  群眾的訴求在哪里,文明創(chuàng)建的重點就在哪里。群眾的期盼在哪里,文明實踐的腳步就到哪里。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過程中,民樂縣成功塑造了“文明交通,你我同行”“文明餐桌,制止浪費”等特色品牌,將文明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各個領域,各類文明行為成為民樂百姓的生活常態(tài)。路凈了、城亮了、群眾的事好辦了,城市的親和力在和諧文明的空間里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實實在在的創(chuàng)建成果,讓廣大市民收獲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文化為媒鑄就文明鄉(xiāng)魂

  在民樂,游古城,看秦腔是民樂人日常悠閑的一大愛好。戲臺下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戲臺上傳統(tǒng)秦腔劇目深受觀眾喜愛。民樂縣將文化惠民活動做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載體,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按照“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特色,全年可持續(xù)”的目標,經(jīng)常性組織開展文藝匯演、廣場舞、體育比賽、宣傳宣講、科學普及等活動,在民樂古城、現(xiàn)代絲路田園綜合體、樂民新城以及重點集鎮(zhèn),常態(tài)化開展“三下鄉(xiāng)”、民俗文化節(jié)、廣場舞大賽等大型文體活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滿足。

  2月21日,全市2023年“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動在民樂縣啟動。

  2023年“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動舞龍表演。

  文化惠民活動

  文化具有引領風尚、凝聚力量、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民樂縣持續(xù)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72個行政村實現(xiàn)文化廣場和農(nóng)家書屋全覆蓋。成立西域秦腔演藝有限公司,完成河西寶卷、皮影戲等7種30余本地方戲曲劇種的普查整理工作。組織10個農(nóng)村放映隊放映1500多場次,完成50家農(nóng)村幼兒園“小書架”、186家農(nóng)家書屋出版物補充配送。《走向幸?!駱房h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工作紀實》系列圖書定稿發(fā)放,木塑畫、麥稈畫代表全市在深圳文博會展銷,市級非遺傳承人孫秀英、蘇永生榮獲甘肅省鄉(xiāng)村工匠稱號,“四家武術”入選“2023中華體育文化優(yōu)秀項目”。對館藏的692冊(卷)古籍開展古籍文獻整理編目與保護,完成東灰山遺址文物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童子寺石窟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一期)。組織開展民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普查工作,其中6項擬申報列入第五批縣級非遺保護名錄。非遺傳承人累計開展傳承教學活動200余課時,非遺文化得以大力傳承弘揚。精神文化生活的極大滿足,激發(fā)著民樂廣大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的熱情,提升了共建幸福家園、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

  “要想日子過得好,就要打破以前的種種陳規(guī)陋習,減輕農(nóng)民群眾在婚喪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禮等支出負擔,才能輕裝上陣,走向富?!?。民樂縣全力推進移風易俗重點工作,積極倡導勤儉節(jié)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斑^去的民樂縣城,中元節(jié)、十月初一等傳統(tǒng)祭祀節(jié)點,滿街火堆、滿城煙霧?!泵駱房h大破大立,由亂到治,扎實推進文明祭祀,持續(xù)開展源頭治理,城鄉(xiāng)不文明祭祀現(xiàn)象基本杜絕,干凈整潔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充分肯定。

  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縣委把移風易俗作為農(nóng)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認真貫徹中央文明辦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制定《農(nóng)村移風易俗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1+3”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修定完善村規(guī)民約,強化“一約四會”作用發(fā)揮,群眾思想認識得到有效提升,不良風氣實現(xiàn)有效遏制。深入開展婚嫁彩禮治理,明確彩禮、禮金、酒宴等限高要求,切實簡化婚嫁名目,減輕群眾負擔。南豐鎮(zhèn)、永固鎮(zhèn)控制喪事規(guī)模,壓縮辦理天數(shù),不大擺酒席,不搞迷信活動,簡化喪葬程序,只吃一碗牛肉粉湯,形成了“一碗粉湯送親人”的特色做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已成為城鄉(xiāng)群眾辦理民俗事宜的共識。

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

  精神文明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建設,著眼“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使命任務,全面加強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yǎng)文明風尚的沃土。通過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跋驀炀炊Y”“童心向黨”“網(wǎng)上祭英烈”“我們的節(jié)日”等主題實踐活動,扎實做好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紅色基因教育。緊抓“七一”、國慶節(jié)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精心設計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活動、“勞動美”“感恩家鄉(xiāng)”等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道德實踐活動300多場次,推進優(yōu)秀戲曲、書畫、曲藝、非遺項目、傳統(tǒng)體育等進校園活動70余次,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道德認知、良好的道德養(yǎng)成。全縣235名青少年榮獲各級“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民樂縣第一中學、第四中學、洪水小學等4所中小學校被評為省級文明校園,民樂縣第三中學等15所中小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園??h檢察院、社管委、樂民新城學校等被評為市級思想政治建設教育示范基地。在全縣建立8所鄉(xiāng)村少年宮,推動了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為促進農(nóng)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3年3月3日,民樂縣“青春建功新時代?學習雷鋒志愿行”活動啟動。

  文明無止境,創(chuàng)建不止步。今日民樂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文明和諧畫卷正從容展開、栩栩如生。站上新起點,揚帆新征程,2024年民樂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小縣大城”“兩城三鎮(zhèn)”核心發(fā)展思路,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深入實施文明創(chuàng)建工程,持續(xù)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民樂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編輯: 張玉茹

最新相關新聞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openresty

張掖網(wǎng)絡警
察報警平臺

公共信息安
全網(wǎng)絡監(jiān)察

經(jīng)營性網(wǎng)站
備案信息

不良信息
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