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2019專題改版
>>
2023專題簽發(fā)欄
>>
張掖非遺
>>
第一批:民樂民間故事
來源: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5月15日 16:40
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征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guān)系。民間故事從生活出發(fā),但又并不局限于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合理的范疇之內(nèi),這些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主要有神話傳說、傳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笑話寓言等。民樂縣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勤勞勇敢的民樂人民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故事。在這些民間故事中,較為經(jīng)典的有《六壩大澇池的滴水蛤蟆》《沈家活財神》《桃兒石、上馬石》《高旺兵伐扁都口》《老君爺趕石頭》《洪水橋的故事》等,大都語言通俗優(yōu)美,文字流暢,淺顯生動。這些故事是民樂歷史的見證,也是研究當?shù)匚幕苡袃r值的參考資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民樂民間故事講述人普遍年齡偏大,有些已不在世,大多數(shù)民間故事甚至有失傳的可能。 2007年12月20日,民樂民間故事被張掖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單位:張掖市民樂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