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印象
>>
木塔風鈴
春耕記憶
來源:中國張掖網(wǎng)
2019年04月02日 10:03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回大地之時,萬物復蘇。驚蟄過后的農村便熱鬧起來了,又到了一年播種的季節(jié)??粗锏乩锘胤低鶑偷默F(xiàn)代化耕作機械,我想起了兒時的春耕畫面。當大地在春風的吹拂下逐漸蘇醒,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勞碌的人們,左手持著犁鏵,右手拿著鞭子,趕著驢拉著犁,在春風中播種著希望。地下潮濕泥土被翻上來,田野里散發(fā)著泥土獨特的芬芳。
記憶里,春耕的時候是十分艱辛的,毛驢、犁鏵和鐵锨是當時僅有的勞作工具。人們起早貪黑將一年的希望種入大地,身體疲勞內心卻充實安寧,緊張起來那無日無夜的勞作即使苦倒也內心甘甜。現(xiàn)在想起來,那場面卻飽含溫馨,點點滴滴匯聚起爺爺在田間的身影,一犁、一驢、一聲聲吆喝聲,還有他掛在腰間的旱煙袋子,簡單又真摯,溫暖又淳樸,這一幅畫面在晨光的照耀下無比美好和恬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機械化生產代替了牲畜和人力手工勞作,以往的驢拉小犁耙早已不見了蹤影,各種拖拉機、播種機開始在春耕中大顯身手。春耕時節(jié),從農村到城郊機器到處都是,莊稼人終于從艱辛的傳統(tǒng)耕作中解脫出來,收入也不減反增,皆大歡喜。
記憶中的春耕畫面已經(jīng)成為歷史,以往莊稼人視為寶貴財富的毛驢也鮮少能見到,手扶的犁鏵被擺在了民俗旅游基地的展臺上?!拔⒂瓯娀苄拢焕左@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始。”自古詩畫是一家,詩人筆下的春耕也只能從攝影師留下的一幅幅圖片中來回味了。
然而,時光的無情縱然如土地般溝壑縱橫,但那代代傳承的春耕精神早已成為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今天回憶春耕,不是回憶那艱辛的歲月,而是祖輩岣嶁的背,是父輩的白了的發(fā),是我們一代代人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倔強。每到春耕時節(jié),雖然不再親自去勞作,但耳邊轟轟隆隆的機械聲時刻在提醒著我們,走的再遠,不忘初心,不忘養(yǎng)育我們的土地和人民。
春耕之后,大地在春風的吹拂下悄無聲息的復蘇,一切希望孕育在這無聲的土地里。漫步在田間的小道上,放眼望去,一塊塊梳妝整理過的麥田鋪呈排放,宛若一片生機盎然的巨幅畫卷。我仿佛看見一片喧鬧舒展的綠野,滿心歡喜。(山丹縣社保局 王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