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2019專題改版
>>
2023專題簽發(fā)欄
>>
張掖里的非遺
>>
山丹炒撥拉
來源: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5月18日 11:47
【山丹炒撥拉】
炒撥拉又稱炒撥拉子,是山丹縣風(fēng)味獨特的著名街頭小吃之一,源于何時已無從考證,因其動作而得名。炒撥拉子冬季進食最佳,邊炒邊吃、麻辣適度、肥而不膩、煙熏火燎、美味可口、熱熱乎乎,使食用者身冷而心熱,如果再呷上幾口山丹紅酒會更爽,實為山丹一絕。有俗語說“不吃炒撥拉,等于沒到山丹”,炒撥拉被戲稱為“山丹國宴”。制作方法:在露天升上火爐,火爐上支起鑄鐵鏊子,放入大油,燒至八九成熟時,將切成片的羊心、肝、肺、肚、腸等(也有用豬、牛臟器的)拌入蔥段、姜絲、蒜苗段以及花椒粉、青椒絲或紅辣椒粉同時下鍋,如果是豬下水,還要加上八角粉,用猛火爆炒2—3分鐘,待熟即食。燃料以柴火為最佳。炒撥拉最獨特之處是其鍋較大,所以在同一鍋內(nèi),可以允許多人同時進餐,即使彼此不認(rèn)識,也可以在同一鍋內(nèi)進餐。炒撥拉作為山丹的地方名吃,取材廣泛,花色繁多,營養(yǎng)合理,主輔兼?zhèn)?,獨具風(fēng)采,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烹飪的高超技巧,凝聚了當(dāng)?shù)氐淖匀?、?jīng)濟、社會、文化和風(fēng)土人情,是地方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 2015年8月13日,山丹炒撥拉(張掖地方風(fēng)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張掖市人民政府列入張掖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單位:張掖市山丹縣文化館。